首页

女王优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23 12:15:10 作者: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点亮 浏览量:52893

  中新网昆明8月21日电(记者 韩帅南)21日,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出品的系列美食纪录片《食在云南》正式上线。该纪录片以滇越铁路为主线,通过展示沿线各地特色美食与饮食文化,面向全球推介云南的自然风物和人文风情。

图为系列美食纪录片《食在云南》在第7届中国-南亚博览会上展播。黄兴鸿摄

  《食在云南》系列纪录片共20集,采用微纪录片的形式,每集时长3至5分钟。该片以滇越铁路为线索,每集挖掘沿线一座城市或一个站点的历史文化背景,并以此为契机,展示当地特有的食材、独特的加工方式和食用方式,以此诠释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,进一步提升云南自然物产、人文美食的传播和推广,进而为云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。

图为《食在云南》拍摄的越式滴滤咖啡。纪录片截图

 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处长和爱红介绍,云南美食,是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不可或缺的部分。独特的地理位置、多样的气候环境、丰富的土壤资源、多彩的民族文化,造就了云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特性。纪录片之所以选择滇越铁路作为主线,是因为滇越铁路百年历史沉淀自带多元共融的文化特质,包括美食文化在内的多国文化在这条铁路上碰撞与交融。同时,滇越铁路串连起的滇东南小众宝藏地,蕴藏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,值得去发掘一批特色文旅产品。

图为《食在云南》拍摄的花米饭。 纪录片截图

  《食在云南》导演刘绍伟称,时长短、立意新、高沉浸,轻量却耐人寻味,是《食在云南》的鲜明特征。

  区别于传统美食纪录片的时长,为适应当下移动时代受众“碎片化”时间及空间下的内容消费需求,每集《食在云南》将时长浓缩在3至5分钟,一地一美食。同时,选用“滇越铁路”这一大的文旅IP,将云南的历史、地理、人文、民族、美食熔于一炉,展现了云南全新的另一面。

图为《食在云南》讲述宜良烤鸭的制作。 纪录片截图

  刘绍伟称,该纪录片虽然每集时长短,但前期拍摄的素材量极大,以期能够展现各地风土和饮食最为引人入胜的一面,尤其在美食的呈现上,丰富的视听语言将更加立体地还原“食在云南”的精髓。此外,在解说词的写作上,该片摒弃了传统严肃的解说风格,结合当下时兴的网络语言,使得纪录片整体更加轻松活泼,亦庄亦谐,其中一些出其不意的“梗”往往耐人寻味。

  “我们将通过《食在云南》开启一段别样的‘铁路美食之旅’,请观众朋友们拭目以待。”刘绍伟说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公安部聘任60名全国看守所律师特约监督员

75年来,人们的消费方式在变,过去是“购物无须东奔西走,百货大楼应有尽有”,现在只需坐在家里点点手机就能送货上门,甚至买遍全球。2023年,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超过9亿人,每天快递揽收的包裹就有4亿多件,15.4万亿元的全国网上零售额,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。

时政画说丨跨越太平洋

有记者提问:日前,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表示,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逾1.3万名巴勒斯坦儿童丧生,许多儿童正遭受严重营养不良。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称,加沙北部地区70%人口正遭受最严重粮食短缺,远超饥荒水平,如果敌对行动不停止,加沙地带将面临饥荒风险。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称,饥饿被用作战争武器,以色列正在人为引发饥荒。中方对此有何评论?

太平洋岛国“汉语+海事业务”实训项目在福建开班

“民众才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”,接受记者采访时,中国文物学会会长、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表达了这一观点。“保护和利用都不是最终目的,传承才是,而且必须是活态传承。要让文化遗产美起来、活起来,这不是政府和文物部门的专利,而是亿万民众共同的事业,每个人都有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、享用权。”

道中华丨两分钟看懂界碑

活动采取线下采访和线上融合报道相结合的方式,落地到山西省、内蒙古自治区、陕西省、河南省、山东省等省区,以“能源强国·‘碳’路先行”为主线,运用视频、直播、海报等可视化表达,以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召开为契机,组织全国网络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,聚焦能源消费、供给、技术、体制革命,关注以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为代表的国际合作,探访各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、深化能源革命的生动实践,感受能源革命带来的环境之变、经济之变、生活之变,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。

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一审被判无期徒刑

新疆喀什9月24日电 (胡嘉琛 魏晨曦)在位于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的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园大棚内,娇艳的玫瑰花竞相绽放,托合提古丽·阿布都热合曼熟练地进行修枝。“我在这工作的收入比以前好很多。”昔日戈壁长出玫瑰花令她惊奇,“鲜花经济”则让她喜笑颜开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